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AI 热潮,可能正在成为人类史上最大一轮泡沫

2024-7-30 10: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4| 评论: 0|来自: 头部财经新科技

摘要: 针尖对麦芒地囤卡、刷榜、拼参数——这是硅谷所擅长的游戏,规则和解释权可以自定义,而他们已经抢跑了 100 米。回到本章节的开头,或许对于中国公司而言,最好的解法依然是做自己,实事求是地挖掘用户需求、用产品 ...


苏联的浑水,谷歌照样要蹚一遍

既然说到了Deepmind,那个凭借 Alphago震惊世界的初代 AI 辣子鸡,那就不得不提到,十年前就收购了Deepmind、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拿着一手王炸却打得稀巴烂的谷歌。

论科研成就,恐怕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实验室能和贝尔实验室相提并论:第一台传真机、按键电话、蜂窝电话、通信卫星、高速无线数据系统、太阳能电池、数字信号处理器、光纤......作为企业创立的独立科研实体,巅峰期的贝尔实验室兼顾了基础研发、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加速了众多科学技术的实用普及和普惠。

贝尔实验室的传奇故事,让后来的巨头们纷纷效仿,比如谷歌的 X 实验室,可惜,后者只学到了一半。

“X实验室”源自2010年的“谷歌X”项目,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希望公司内部专门有人去探索富具科幻气息、有朝一日会急剧改变世界的科技。其官网和招聘页面上,反复强调“要十倍改变世界,而非十分之一改善世界”。

这些格言与信条表达的是:一只做大项目、大技术,蚊子腿上劈肉的小钱不挣;二,只做一鸣惊人的剧变性技术,平凡的科技改进不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上述理念实践的结果是,“X实验室”孵化出的科创项目,很多是起始时技术快人一步,但落地时与同行持平甚至不如。

2010年,谷歌启动无人驾驶研发项目,十几年过去,“X实验室”孵化出的Waymo在商业化道路上连连受挫、多次裁员,连传统车企都在抢无人出租车市场。

2011年,“X实验室”启动高空气球互联网项目。结果在2021年,此项目孵化出的子公司Loon难以为续,被Alphabet裁撤,输给了马斯克家后来居上的同类项目“星链”。

2012年,“X实验室”启动送货无人机项目,孵化出的无人机公司Wing直至现在还在测试产品,进展泯然于从亚马逊到美团的各路同类项目。

这些项目在初起时的确富具科幻感,但总想先技术开发完美、再一鸣惊人地商业化铺开的结果,往往最后凉掉。当然,从“X实验室”的视角来看,快速迭代更新那是卖货部门屈就于消费者,要十倍改变世界的科学家得追求第一性的完美,商业化那可不是第一性。

“X实验室”还向来以内部风气放诞闻名。

“X实验室”主管埃斯特罗·泰勒的公司内职务名很长时间内不是子公司CEO,是“登月队长”。这位自诩为“谷歌甘道夫”的白须白马褂奇人,日常踩溜冰鞋穿行于办公室间开会,并称此举是因为公司办公楼太大,“平常走着去开会要迟到四分钟,踩溜冰鞋就只会迟到两分钟啦。”

上行下效,下属的部门职位名称也被取成玩笑话。“外联负责人”被称为“制造厂摸脉者”(Factory Whisperer),“经理”被称为“点火人”(Firestarter)。

从各种报道中透露的细节,能看出“X实验室”不像当代贝尔实验室,更像古代的清客玄谈馆:

大多数项目的公司内部讨论,长期停留在相互驳诘与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阶段,公司成员更乐于在此阶段挑刺把彼此的项目点子毙掉,用埃斯特罗·泰勒自己的话说,这总比改进许久才失败要好得多。

至于是否挣钱,长期不在“X实验室”内部人员的考量中,Alphabet营收休戚并不切身相关,从泰勒到普通员工,一群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谷歌婆罗门相互打气:毕竟佩奇和布林老板承诺过,“X实验室”不用担心盈利压力,只管专心开脑洞搞黑科技。

这些说法大都是事实。2015年谷歌重组时,佩奇说过新公司部门命名都含双关意:Alphabet暗指“大赌注”(Alpha-bet),“其他投资”明示“散押注”(other bets)。挣着钱当然很好,挣不着无伤大雅。佩奇还说过自己的偶像是尼古拉·特斯拉这位没靠发明挣到应有报酬的传奇科学家。

布林对“X实验室”更偏爱。即使在2019年退出Alphabet公司日常管理事务赋闲后,布林穿着瑜伽裤视察项目的身影,仍不时出现在“X实验室”的加州山景城总部大楼里。

公司内的支持者称他为“X实验室的守护天使”,反对者称“X实验室成了布林的游乐园”。

在银根紧缩、讲究财政纪律的时代,这么玩就不是佳话,而会被整肃了。

“X实验室”内部员工现在有言:“以前的项目是要搞定登月难度(Moonshot)的点子,现在的项目是搞定露丝·布拉特难度(Ruth-shot)的点子。” Alphabet和谷歌的兼任CFO露丝·布拉特,在行内向来以注重财务开支纪律闻名,开脑洞的项目要过她那一关,很不容易。

生存压力所至,“X实验室”员工也顾不上科幻格调与“十倍改变世界”的宏愿。其内部笑话称:“以前要过项目,项目里必须得有能飞起来的玩意,或者机器人;现在要过项目,现实世界里薅个难题,然后必须在其上点缀AI解决方案,就成了。”

科研不考虑产业化,就像闹革命没有枪杆子,唯有仰人鼻息。2024年1月底,“X实验室”还是迎来部门大裁员、结构和财务被Alphabet总司狠手整顿:去找外部融资来重组部门。

由此可见,在拎清科研和产业化这件事情上,并非是社会制度不同才会迷失,只要条件允许,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会被“科技改变世界”的概念冲昏头脑,举国体制和自由放任都可以殊途同归。与其说是高尚情操驱动,倒不如说是胜负欲导致的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心态在作祟——不管怎样,我们就是要比美国人先到太空,我们就是要训练出最强的参数,我们就是要做十倍改变世界的idea,你问我如何转化成生产力?太庸俗了,后面再说!

学者张笑宇在《产业与文明》一书里认为,今天人们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基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导出“给科学家最好的待遇,让他们不断去研究”,一切就迎刃而解。但这个问题在于,科学理论本身并不是根本,运用科学理论造出来的产品才是根本。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技术既然有尴尬期,那就要去呵护它,让创新技术企业渡过尴尬期。而现实情况是,引发技术革命的,不仅仅是孤立的单一技术,而是由一系列技术组成的技术路径。路径不仅是由研发决定的,更多是产品形态和市场需求决定的。


那么,中国人能从中学到什么?

说起来可能你不信,中国恰恰是这方面做得最好的。

甚至说得再极端一些,我们能够从上述案例中得到的教训就是——坚持做自己。

且不论是天赋自觉还是误打误撞,过惯了苦日子的中国人,都是把产业化、产品化放在第一位,管你什么技术,能被产品和客户所接受的才是好技术。尤其是近三十年来的互联网行业:

最先开发出在线聊天应用的是以色列的 ICQ,但是最先让这类应用达到一亿在线的是QICQ(即QQ)。千禧年前后的中国网民,常常只能在网吧下载后开聊,初版 QQ 为此将文件体积控制到了极致:

这意味着你现在随手给手机截屏的体积都大过它——请注意,这是基于实际需求而开发了技术,而不是因为 QQ 原本就有这项技术。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又洞察到,聊天记录如果只存放在本地,从网吧出来后一切就清零了,为此 QQ 又开创了聊天记录云端存储的新功能。

类似基于实际需求现学现卖的故事,数不胜数,《腾讯传》里就记载,早年QQ 通信协议存在安全问题,马化腾命令程序员黄业均开发加密软件。两个多星期过去了,马化腾想看看程序写到哪个阶段了,于是跑去找黄业均。黄业均正好出去打球了,不在座位上,桌子上倒扣着一本名叫《加密原理》的书籍。马化腾拿起书,翻过来一看,不禁大惊失色——黄业均正在读第一章第一节,标题是“什么是加密”。

但就是这样一个边学边干的“草台班子”,靠着“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产品理念,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当初被黄业均雷倒的马化腾也不会想到,有一朝日腾讯居然还会发展出安全业务,甚至攻破了特斯拉汽车的安全漏洞,让马斯克亲笔写信致谢。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腾讯得以通过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QQ 秀、QQ 会员解决了收入问题,在和 MSN 的竞争中取得胜利,才有了更多余地去孵化新的业务、探索新的技术。尽管没有X实验室这种听上去让人向往的面子工程,但腾讯通过产品驱动的逻辑,让技术得以走出教科书和实验室,在市场中获得生命力。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人们每天都要用到的QR二维码,一个30年前由日本工程师原昌宏发明的技术,吃灰了十几年后,在2011年被微信“扫一扫加好友”的功能彻底激活,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通线上线下场景的绝佳入口,甚至还出现了“码上经济”的新名词。

这样的故事,当然不如硅谷爆炸式创新来得性感,但却也是作为后发者的中国公司,最合适的追赶路径:既然资源和技术不如老牌外企,为什么要拿短板来对拼?中国市场如此完整庞大,先通过市场完成产品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打磨出杀手锏功能,再不断补齐技术短板,如此田忌赛马,最终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成就,甚至青出于蓝,马斯克还反倒想要抄一个微信,收购完 X 之后,新添的不少功能明显就是照着微信学过去的。

如果说QQ 和微信的案例过于古早,我们不妨回溯一下国产新势力造车,是如何一步步将传统豪强打得丢盔弃甲。

互联网出身的李想,第一款车原本打算做SEV,即类似于五菱mini EV的老头乐车型,但在烧掉数亿元的研发资金后毅然放弃,而是基于丰田的汉兰达平台逆向研发了理想one,这台车起初在网友眼中毫无技术含量可言,甚至使用了公认“落后”的技术——增程器发电,但由于混动路线很好地缓解了电车焦虑,车内配置又切中了市场痛点,这款百公里8个油的电车,一鸣惊人卖了20万辆,理想汽车不仅活了下来,还有了足够的资金去布局未来。

第二款车理想L9同样大胆地选择和国内空气悬架厂商合作——无他,因为国外供应商不相信50万的国产车可以有月销1万的需求,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L9、L8等车型依靠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卖点出圈,还把国产空悬供应商送上了全球出货量第一、第三。这下轮到掌握核心科技的老牌外企紧张了,因为他们也意识到,一旦产业化的正循环跑起来,规模效应把成本降下来,中国的空悬供应商在技术方面迎头赶上只是时间问题。

而作为反面教材,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丰田,在氢能源车上点了30 年科技树,到头来却没有人奉陪,这家指望着技术专利卡脖子的车圈巨无霸没想到,如果没有形成正循环的产业发展,任凭技术吹破天,也只能停留在岛内的小众市场。相比之下,马斯克早在2014年就发布了《我们所有的专利属于你》(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宣布特斯拉将开放所有技术专利。因为钢铁侠知道,光靠一家车企搞研发攒技术,终究无法让电车突破油车的围追堵截。只有更多车企加入进来,让产品带动市场,倒逼技术进步,吸引国家投入基建配套,整个行业才有希望。

但我们的社会认可腾讯、理想这些企业吗?分层次,也分场景。人们更愿意去看到它们宣传拿到了多少专利、投入了多少研发,而往往忽视它们在产品层面的创新,“没什么技术含量”,是网络上对这类企业常见的点评,结论是“换成别人也能做”。

就像你下意识会觉得,手机里的微信支付生来就应该长这样,扫个二维码、输一下六位密码就行。但事实上在微信支付出现之前,没有支付软件胆敢让用户只输六位密码,以及整个流程砍到只有三步。这背后采用了什么技术去解决风险担保和安全问题?无人在乎。让14 亿人直接跳过支票和信用卡、快进至移动支付乃至于生物识别支付时代,这样的成就依然逃不掉一个悖论——越是可以快速普及应用的技术,在公众眼中就越是平平无奇。350km/h的高铁坐惯了,换成 250km/h 的动车,国人都会觉得难以忍受。如果你对比微众银行,去试用日本或者中国香港的金融类App,你就会对这个悖论有更深刻的认识。

另一方面,国产新势力顶着“没技术”、“偷技术”的骂名撑过了发育期,但依然还是会有技术原教旨主义者认为这是耍小聪明、会搞营销。在许多人心目中,基础科研>技术应用>产品开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了解了科技圈过去和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度,是否我们对另一条道路(其实更适用于后发追赶者)太过于苛刻?

产品优先还是技术优先,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就像贝尔实验室可以兼顾科研和转化,腾讯、华为内部的实验室,也都在建设之初就鼓励或要求拥抱一线产品。今天,比起大洋彼岸,我们在资金、算力、技术上,依然存在显著的差距,更不用说投资者依然在用真金白银追捧美股七巨头,使得后者拥有近乎无限的资源去追捧尚未验证的技术。这种属于技术原教旨主义的浪漫,过去也俘获过中国企业的心智,达摩院的兴衰就是最好的例子。

针尖对麦芒地囤卡、刷榜、拼参数——这是硅谷所擅长的游戏,规则和解释权可以自定义,而他们已经抢跑了 100 米。回到本章节的开头,或许对于中国公司而言,最好的解法依然是做自己,实事求是地挖掘用户需求、用产品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最终带动自身技术的迭代升级。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得到老鼠的才是好猫。老人家的这句话,在泡沫渐长的AI大跃进时代,仍未过时。

【博士驿站】www.boshiyizhan.com为全国性博士人才流动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免费、开放的共享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特别声明:线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自网络或会员发布,均已备注来源;本站资讯仅提供信息和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user of ASKAI,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focused on technology of CHATGPT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导航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博士驿站:连接全球智慧,共创博士人才生态圈 ( 浙ICP备2023018861号-3 )平台提供新鲜、免费、开放、共享的科技前沿资讯、博士人才招聘信息和科技成果交流空间。 平台特别声明:线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自网络或会员发布,均已备注来源;本站资讯仅提供信息和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user ,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GMT+8, 2024-9-19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