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 , 快速开始

余华谈ChatGPT写小说:写得很完美,其实很平庸

2023-7-24 15: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80| 评论: 0|来自: 知乎

摘要: 高尔基曾明确提出“文学即人学”,文学是属于人的,是关于人的,是为了人的。ChatGPT作为一个辅助型工具,是由人来调度的,是为人服务的,应该始终是以人为中心的。 ...
 


最近,一款名叫“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火爆全网。这款 Al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 ChatGPT 办不到的。虽然这样说有些夸张,但ChatGPT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确实让很多业内人士都感到吃惊。一时之间似乎人人都在谈ChatGPT,人人都在聊人工智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AI在绘画、音乐、写作、编程、制图等领域所展现出来的能力想必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人们在感慨AI强大能力的同时也在担心自己的工作在未来是否有被替代的可能。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基于电脑桌面的一些工作被取代似乎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悄然发生了,类似于RPA这类技术的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早已在财务、金融、电商、物流等工作中得到了部分应用,给企业提高了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那么,像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产品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表现如何呢?ChatGPT会不会跟作家抢饭碗呢?

3 月 26 日,两位当代中国文学大师王安忆和余华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思群堂举行了一场主题为“现实与传奇”的文学对谈。在谈到ChatGPT写小说时,余华表示,AI 写作可以“写出中庸的小说,但写不出个性的小说”,它的作品只能是“完美且中庸”,而文学应当是一个挑战乏味的世界。文学作品优缺点并存,丧失了缺点也就是丧失了优点。人脑总要犯错误,用人脑写作的“伟大文学作品都有败笔”,但这也是人脑最可贵之处。

余华称,“起码到现在为止,我认为 GPT 不会对我和安忆构成威胁。”我个人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伟大的文学作品取决于人的情感、生活经历、思想意识以及创造力,而AI不过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辅助性工具而已,并不具备独立的思想和情感,倘若把AI和人割裂开来,那么AI是无法创作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至于AI今后的发展如何,未来会不会拥有自主意识这一点我们无法得知,也不敢妄下结论。假设AI真像科幻小说里所讲的那样,拥有了自主意识,那么我认为这样的AI也是不会创作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因为它不具备人类的情感。

目前,AI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类的调度下执行的,所以说ChatGPT能否写出伟大的作品并不是由ChatGPT来决定,而是由ChatGPT背后的人来决定的。倘若ChatGPT背后的这个人是一个情感饱满、阅历丰富、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那么他也是可以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小说的。我个人觉得在小说创作中把人跟ChatGPT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说创作的门槛,小说创作者也能够通过ChatGPT来锻炼自己的写作功底,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倘若一个人过度依赖ChatGPT,不去深入思考,不去打磨文本,单单只依靠ChatGPT训练出来的文本模型,那么这样的小说作品也注定会是平庸且乏味的。

ChatGPT之所以在科技领域如此备受瞩目,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算力支持,而算力水平恰恰是衡量人工智能强大与否的重要指标。很多网友表示,ChatGPT的写作能力很强,根本无法分辨是真人写作,还是AI写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ChatGPT的强大,说明ChatGPT在文本语言模型的训练中更加成熟了,也更加智能化了。不可否认的是ChatGPT几乎汇集了人类历史上的所有的文本内容,可以进行大量的文本模型处理,这是人脑所无法比拟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拿人脑的记忆力与ChatGPT的存储力来做对比,因为这并不是一回事。

人脑最大的优势是创造力而不是储存知识的能力,也正是因为人类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才成就了如此辉煌璀璨的人类文明。使用过ChatGPT的网友表示,ChatGPT的写作能力确实比我们大多数人要强得多,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并且能够旁征博引,简直是无懈可击。其实,ChatGPT所展现出来的写作能力是储存在其庞大数据库文本当中已有的文本能力,是这些数据库文本作者的能力,而不是ChatGPT自主产生的具有个性的文本能力。ChatGPT只能从已有的数据库中调用这些信息并针对指令给出相应的文本答案,而不能对数据库中没有的信息给出正确的文本答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相信使用过ChatGPT的广大网友已经证实过了。

我在网上看到过网友做过相关的测试,给了ChatGPT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其数据库中是不存在的,但ChatGPT依然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也正是这款软件的可爱之处了。由此可见,创造力始终是人类的优势,而这个优势是AI所不具备的。

倘若一个人一直依赖ChatGPT进行文学创作,那么他无法创作出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风格的文学作品。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李白有李白的风格,苏轼有苏轼的风格,鲁迅有鲁迅的风格,正是这些极具特色的风格才成就了这些作家和诗人。

ChatGPT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确实惊艳了很多人,其在庞大的数据库中调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文本信息模拟输出的能力,几乎可以说是目前人类计算机算力的最高水平了。我始终觉得ChatGPT只是人类的辅助性工具,虽然在文学创作中能够根据人的指令输出文本,但输出的文本是否具有创造力是由背后的人来决定的,而非ChatGPT来决定,这一点我在上面不止一次的反复强调过了。

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些作家的作品极具特色,这不仅跟作家的性格有关,也跟作家的语言习惯有关。ChatGPT虽然能够模仿这些以往作家的行文风格,但模仿不了这些作家作品的气态神韵。或许这就是ChatGPT无法创作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吧?李白的诗文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行文汪洋恣肆,奔放洒脱,就算给ChatGPT一个模仿李白诗歌的指令,恐怕它也无法完成,这一点网友已经验证过了。

文学创作极具特色,作家的性格、生活经历,语言习惯等等都会对其文学作品产生影响,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家都是因为其极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才得以留名青史的。其实,利用ChatGPT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是一件坏事,倘若能从中磨炼出一套自己的写作风格,对自己今后的文学创作将会是十分有利的。这些观点只针对于文学创作,这是由文学作品的特点决定的,至于其他文本则另当别论了。

高尔基曾明确提出“文学即人学”,文学是属于人的,是关于人的,是为了人的。ChatGPT作为一个辅助型工具,是由人来调度的,是为人服务的,应该始终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说,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是人主导人工智能的关系,并非是什么从属、依附之类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类才不会在人工智能的便利中迷失自我,才能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文章来源】知乎;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自网络,已备注来源;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和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user of ASKAI,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focused on technology of CHATGPT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博士驿站-全国性博士流动与就业AI服务平台 ( 浙ICP备2023018861号-3 )为全国性博士人才流动就业AI服务平台,提供免费、开放的共享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特别声明:线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自网络或会员发布,均已备注来源;本站资讯仅提供信息和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user ,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GMT+8, 2024-6-29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